发布时间:2021-04-01 浏览量:30
2014年5月29日至5月3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国际论坛”(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Science)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美国、荷兰、加拿大和中国的Charles Perrings教授、Osvaldo Sala教授、James F. Reynolds教授、Ann Kinzig教授、Peter Verburg教授、陈镜明教授、邬建国教授、傅伯杰院士、史培军教授、韩国栋教授和侯向阳教授等 11位一流科学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气象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邬建国教授和史培军教授联合担任了本届论坛主席。
5月29日,论坛联合主席史培军教授和邬建国教授首先分别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和论坛组委会致辞。随后,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Peter Verburg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Osvaldo Sala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陈镜明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韩国栋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侯向阳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培军教授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依次为:将国际的挑战与局地的土地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系(Linking global challenges to local values of land change and ecosystem services);草地生态系统的运作:产量、水、空间和时间(Functioning of grasslands ecosystems: productivity, water, space and time);景观尺度上的水和碳循环耦合(Coupling of water and carbon cycles at the landscape level);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系统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n grassland livestock systems in northern China);中国草地气候变化及其适应研究进展(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China’s grasslands);以及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及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型(Regionaliz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nd a consilience model for integrated risk governance)。
5月30日,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Ann Kinzig教授和Charles Perrings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的James F. Reynolds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邬建国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傅伯杰院士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依次为:永定河廊道地区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Linking ecosystem-service assessments to management in the Yongding Corridor);景观尺度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管理:空间外部性和经济激励措施(Managing biodiversity change at the landscape level: spatial externalities and economic incentives);罪与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交通、可持续生产(化工制品和垃圾)、可持续农业,以及可持续……(Crime and punish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cities,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ustainable production, sustainable transport, sustainable production (including chemicals and waste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fill in the blank]…);城市生态学与可持续性: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Urban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state-of-the-sci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以及联系生态系统过程、服务和管理(Linking ecosystem processes,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同时,参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与各位报告人进行了充分交流。
景观可持续性是指特定景观不断长期提供具有景观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而保持或提高人类福祉的能力。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是在可持续性科学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焦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通过空间显式方法来研究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国际论坛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于2013年联合发起的,旨在推动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主要议题包括可持续性、恢复性、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土地系统设计与模拟以及人类福祉等,重点关注世界及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每届论坛都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国与地区,在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性科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就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科学的相关议题开展深入讨论。首届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国际论坛于2013年6月27-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第三届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国际论坛计划在2015年5月召开。